您好,银行管家欢迎您!登陆 | 注册

信用卡100元容差“定心丸”能为挽回多少年轻人?

发布:2023-11-24 01:27    来源:大皖新闻     浏览:29

信用卡还款低于100元不算逾期?

自10月末至目前,工行、中行、建行以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宣布上调信用卡还款容差,即信用卡每月少还100元内视同全额还款。
事实上,信用卡减费让利仍然在持续。11月13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再次对信用卡服务进行调整,其中包括转账转出手续费、信用卡换卡、补发卡手续费等多项费用的限时减免。其后,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在内的10余家中小银行亦跟进,均对信用卡费率进行了调整。

作为曾经的“中产标配”,信用卡正在降低身段,把实惠和便利重新交还给用户。这一转变的背后,则是信用卡业务当下正面临“失宠”,甚至有观点认为,年轻人不喜欢用信用卡了。

那么这枚“定心丸”,能为信用卡挽回多少年轻人呢?

100元容差“定心丸”背后

在银行业内,100元的限制被称为“容差”,是指持卡人当期发生不足额还款,且在到期还款日后账户中未清偿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额时,应当视同持卡人全额还款。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信用卡容差服务起始于2013年,多数银行都将“容差服务”的规定限额控制在10元及以内。

经济学家、新金融学家余丰慧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次容差调整,主要惠及的是非恶意欠款客户,容差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和灵活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还款意愿和忠诚度。

更进一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支付清算中心副主任周莉萍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多家商业银行提高信用卡容时、容差额的举动,旨在落实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23年10月12日发布的《关于调整银行部分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效的倡议书》,其中便鼓励各信用卡发卡行,适时调整服务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供给。

在周莉萍看来,减费让利目的在于提高信用卡服务质量。相比以往,此次优惠力度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信用卡用户消费。
北京银行某内部人士亦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减费让利会促动刷卡消费,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信用卡在持卡人支付方式中的优先级。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则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上述《倡议书》中针对信用卡业务部分,带来持卡人权益与体验的双重提升,既扩大了容差金额,又解决了处于逾期部分的计息问题,缓解了银行与用户之间的矛盾。

当然,100元容差兜底并不意味着征信绝对安全。余丰慧提醒,容时容差服务的目的在于以防万一,按时还款仍应放在首位,不应该完全依赖容时容差服务,以免出现征信问题。

在银行持续减费让利的背后,信用卡业务正面临“失宠”,一个明显信号在于信用卡数量的减少。中国人民银行9月1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7.86亿张,相较去年同期减少2100万张。

随着信用卡数量越来越少,信用卡的交易额也随之减少。以国内发卡量最大的“宇宙行”中国工商银行来看,去年的信用卡消费额同比下降约10.55%,今年上半年的信用卡消费额继续下滑7.63%。

多家银行积极改变,主要系信用卡业务直接影响银行业绩。以信用卡营收规模最大的招商银行为例,2023年三季报中,招商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45.51亿元,同比下降8.62%,主因是“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下降”。

年轻人为啥不爱信用卡了?

曾几何时,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爆发,信用卡业务一路高歌猛进。在增长猛烈的2017年,信用卡数量一年就多出了1.2亿张。

不过在2014-2017年高速增长时期后,信用卡行业在2018年之后规模增长趋缓。岭南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信用卡行业整体余额规模年均增速由2017年的36.9%下降至2020年的4.2%。

事实上,流量和人口红利的简单增长逻辑,已经一去不复返。

从产品本身来看,信用卡的吸引力变弱,一方面和移动支付的崛起有关。周莉萍表示,年轻一代是拥抱移动支付的主力军,国内移动支付工具对信用卡的替代效应很明显。与花呗等新型信用支付工具相比,信用卡需要申请门槛,且信用卡通常收取一定额度的年费,尤其是级别较高的白金卡等会收取刚性年费。

董峥则补充道,就早期发展而言,移动支付依靠微信、支付宝等粘性较高的app,在流量入口上具有天然优势,也加速了移动支付习惯的渗透。

另一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国内信用卡整体优惠力度有限,作为透支工具的优势在下降。周莉萍介绍,一些欧美国家开卡奖励更丰厚,很多信用卡业务会与商家合作,为消费者提供5%左右不等的消费返现,且积分兑换范围广,部分信用卡积分还可以转赠他人。

而从外部政策来看,“信用卡数量的减少,也与监管‘紧箍咒’分不开,”周莉萍指出。

去年7月,银保监会与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信用卡新规”),提到要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风险;对单一客户设置发卡数量上限等。

不仅严控增量,还要清理存量。信用卡新规亦强调,不得再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以及市场占有率等作为考核指标,并首次把降低睡眠卡比例作为要求。

“审慎稳健”的监管要求下,信用卡盲目扩张道路走向终结。2021年以来,陆续有银行不再披露卡量情况。

新规也成为部分年轻人办信用卡的门槛。周莉萍表示,为了防控风险,国内银行也在逐步提高信用卡申请门槛,比如申请人的收入要持续稳定、具备还款能力,或者具有可抵押资产,收入不稳定的年轻人很容易被拒之门外。

不过从根上来看,居民,特别是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才是信用卡真正需要正视的问题。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分析,宏观而言,消费弱复苏的前提下,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信用卡行业渗透率已经到达了阶段性顶部;微观而言,消费者透支消费的习惯遭到冲击。

今年10月,#为什么年轻人开始讨厌信用卡了#的话题一度在微博上引发热议。在黄大智看来,这种说法有些偏颇,但的确折射出信用卡的“拉新”困境。

随着消费习惯改变,更多年轻人正试图通过关闭消费信贷的方式,告别“超前消费”。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青年生活消费观调研及营销洞察报告》显示,在调研样本中,有35%的青年人不使用信贷消费,多数信贷消费比例集中在收入的20%以下。

向什么要增量?

其实,作为一种“支付+信贷”双重属性的金融工具,信用卡不应该被“超前消费”这一刻板印象困住发展。

有行业人士将信用卡比作“零售之刃”,这是因为信用卡作为支付入口具有天然连接客户、商户、场景的优势。因此,诞生于消费服务创新的信用卡,如何回归服务本源,是重新拥抱年轻人的关键。

在董峥看来,当下信用卡客群以年轻一代为主,他们的兴趣爱好广泛多元,这也倒逼发卡机构要充分挖掘刚性消费需求,发挥经营优势。移动支付亦离不开绑定银行卡的关键步骤,想做好信用卡消费线上化,关键要激发出“消费粘性”,打造实惠便利的消费体验,如此才能留存长期、高频的有效用户。

比如刚刚过去的双11大促,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便带来丰富福利:首绑礼金、消费返现、消费满减、消费抽奖、无门槛优惠券、分期满减、分期最高24期免息等促销优惠不一而足。

余丰慧亦持相似观点。他认为,在获客难的背景下,机构需要从年轻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变化入手,通过提供更好的体验、更独特的价值创造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连接。

以2023年9月爆火的瑞幸与茅台联名咖啡为例,宁波银行信用卡推出“1分钱喝酱香拿铁”,招商银行信用卡推出“999积分兑瑞幸酱香拿铁”,华夏银行顺势推荐瑞幸咖啡联名卡,刷卡消费最高一年能畅饮100杯。

紧跟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有利于数量上的拉新,更重要的是,场景深化带来的交易规模与账单厚度变化。

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发布的《信用卡客户经营专题报告2023》指出,息差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越来越重视非利息收入,依托信用卡对各生活场景的渗透优势研发各类增值服务是近年来的趋势之一。

信用卡业务非利息收入的贡献,正在逐步显现。以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为例,2015年其利息收入占比为74%,202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降至69%。

一位中国银行内部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利息收入是银行的命脉,信用卡业务非息收入增多,意味着信用卡分期业务等增值服务规模在扩大。8年半时间招商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5%的降幅,从全行角度来看的确可观。银行深耕服务场景、发力非息业务也是存贷款利率下行情况下的一种“自救”。

多方位努力下,信用卡的增量想象还有多大呢?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为0.56张。考虑到适发人群等因素,我国实际人均信用卡持卡量估计超过1.5张,前景仍然不小,当然这也意味着发卡市场竞争会日益激烈。

追逐年轻人,仍是深挖行业价值的关键密码。黄大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综合来看,消费信贷业务依然韧性与活力兼具。在高端优质客户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下,年轻一代发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与年轻人双向奔赴,才能真正推动信用卡业务重返银行个人金融服务C位。”董峥补充道。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503316566
信用卡申请
暂无评论!!
我要点评
信用卡申请

信用卡中心导航 / 信用卡申请导航

版权所有:银行管家(51yhgj.com)粤ICP备19052075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